武大口腔的西行者——一位校友的新疆情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初心就是人生的起点,所许下的梦想。我,熊振中就是在踏入社会工作之时,就许下了梦想——到边疆去,做一个为边疆人民服务的医生!1965年7月我毕业于湖北医学院口腔系,我们可是湖北医学院口腔系的第一届毕业生!一个热血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区,到边疆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分配志愿表上填了三个“新疆”的志愿。终于如愿被分配到新疆工作。1965年9月中旬,我与被分配到新疆工作的另外七名同志(口腔系五人,医疗系三人)一道登上了西去的列车,记得学院给我们要到新疆的同学们做了棉大衣,并发了伍元钱,备做买棉帽用。院长和党委书记到车站为我们送行。我们就这样踏上了新疆的征程。我怀着梦想与喜悦,一路高唱着“边疆处处赛江南”这首歌曲到乌鲁木齐。


alt

熊振中 近照

1965年国庆节前夕的乌鲁木齐,正紧张地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十周年,为欢迎以贺龙元帅为团长的中央慰问团而忙碌着。到处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景象。分配来新疆的祖国各地的大学毕业生,住满了当时还是石子路的新华南路的自治区干部招待所和火车站下的新疆饭店。可见国家对新疆建设的支持力度。口腔系的五人中一人分配在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两人分配在自治区人民医院(相当于省人民医院),一人分配在哈密地区人民医院。我被分配到最远的南疆库尔勒,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可算是最艰苦、最基层的地方了。难怪在我们踏上征程时,口腔医院就宣说,熊振中分配到阿勒泰,可能是不熟悉新疆记错了。这是我后来才听说的。就是说在医院分配之时,院系领导就知道把我分配到新疆最边远、最艰苦的地方。我甚感荣幸!感谢学院领导、系领导对我的信任!当时就暗暗地下了一个决心,绝不给母校丢脸!要以工作的优异成绩为母校增光!也因此造就了一个扎根边疆,工作了五十二年、至今仍在基层医院工作的一个普通的口腔医师、一个老口腔医师,一个不忘初心,守住初心,实践自己诺言的口腔医师。我觉得我以平凡的工作为母校做了宣传,为母校增添了光彩!


alt

毕业文凭


alt

毕业分配通知书

巴州人民医院(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的简称),1965年时的规模很小,我报到成为第112位工作人员。医院人员由维吾尔、蒙古族、哈萨克、回族、汉族等民族组成。当时听医院的人讲,是多年上报计划,要求分配一名口腔专业的毕业生,我的到来才遂了这个医院的愿望。后来才知道,我是天山以南,解放后分配来的第一位正规医学院口腔系的毕业生,甚是光荣的啊!在焉耆县北大渠公社,北大渠大队参加了一年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我才真正开始在医院工作,一年的社教工作我是负责大队牧业队的工作,跟着羊群放牧,转场,可以说当时就是给我来了个下马威!也接受了锻炼,学会了骑马,学会了拽马尾巴坐在卡盆里过湍急的河流,学会了在夜间怎么驱赶冲击羊群的狼。这些经历对我后来的巴音布鲁克的巡回医疗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万事开头难!口腔科得由我筹建。刚开始是在外科门诊上班,一边上班,一边筹备口腔科的设备、器材,从一支牙挺、一只探针、一把口镜、一个弯盘开始,都是我做计划打报告,做预算,多次从乌鲁木齐采购来的,没有综合治疗台,没有涡轮机,好不容易才购来一台简易的牙科椅,一个放痰盂的架子,一台坐式的牙科钻机,终于开始了口腔专业的工作。好在医院领导、全院职工都很支持。非常感谢母校的教育与培养,我毫不费力的成了一个以外科为主的全科医生,并以负责的工作精神,虚心学习的态度感染了同仁,赢得了同仁的信任,很快就被推举为门诊部的负责人,凭着视触叩听我就能基本诊断大部分的急腹症,如消化道穿孔,只需一个立位X线透视,看有没有膈下游离气体即可诊断。在那样的政治背景下,我坚持不懈地创建发展自己的主业—口腔医学专业。不断地争取院领导的支持,添置设备,记得好不容易采购来的第一台带电机的治疗台时,就是自己一点一点摸索装配起来的,以后又有了油泵牙科治疗椅,又有了一台能拍牙片的X线机。终于像个样子了,可以挂上口腔科的牌子,自己则成为一个口腔专业的全科医师。拍片、牙体牙髓治疗、牙齿刮治、拔牙、小手术、活动修复全都是我一个人独立完成,小心翼翼的摸索,积累经验,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


alt

大学口腔系同班同学(第二排左一为熊振中)

alt

援疆同学(从左到右后排张同盛、陈长龄,前排熊振中、郭勤斋)


文革结束后,19759月医院送我去北京医学院口腔医院颌面外科进修学习。一年的学习发生了太多的大事,也有非常戏剧性的相遇。从大的方面说,1976年初的周总理的逝世;天安门事件;7.26唐山大地震;朱德委员长、毛主席的相继逝世;毛主席的追悼大会。再就是打倒“四人帮”,唐山大地震对北京的影响也很大。难忘地震后的连天大雨,口腔修复专家朱希涛教授一家人都跟我们一样,整天都躲在那个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小的方面说,我与以后考上北医的研究生留校任教,再后来当上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的王兴教授同住一个高低床,同时都在颌面外科进修。同时在颌面外科进修的还有以后在湖南口腔医学会担任主任委员的钟圣纯大夫。我与他们相比,作为湖北医学院口腔系第一届毕业生,在北医学习期间与其他兄弟学院的毕业生相比,在基础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专业理论水平毫不逊色!感谢母校给我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得益于文革十年我在外科工作的锻炼。在进修学习期间,得到了当时颌面外科的大家、王光和、马大权、赵福运等教授的真传(那时的张震康教授还在农村巡回医疗呢)。通过一年的学习,我的颌面外科业务水平,操作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还记得学习结束,离开北京时,马大权教授对我说的两句话:“培养一名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不容易,你不要轻易的放弃这个专业。你虽然是湖北医学院的毕业生,从今以后,你也是我们北医的人”这话既是对我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对我的鼓励与鞭策!从此我牢记导师的教诲,从那以后就一直专攻口腔颌面外科,从未放弃这个我越来越喜欢、越来越引以为豪的专业。并先后在巴州人民医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由我主持创建了颌面外科病房。

在基层医院,受到床位编制的限制,太专一的颌面外科是难以发展壮大,甚至难以生存的。因此,我就凭着在学习期间学的眼科、耳鼻喉科知识,主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在我的努力下创建包括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颌面外科在内的大五官科。担任了五官科主任兼任口腔科主任。为此,我还专门去山东从师谢立信教授学习角膜移植的技术。文革期间麻疹流行,麻疹的并发症、喉炎、咽后壁脓肿的病人很多,当时我经常做急诊的气管切开术,咽后壁脓肿切开术,挽救了很多患儿的生命,博得了各族群众的好评。在专业方面也开展了唇腭裂修复术、颧骨、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解剖面神经的腮腺肿瘤切除术、颌下及颈部肿瘤的切除等手术。大五官科三十张病床,常常不够,需要加床。口腔门诊的治疗、正畸、修复等工作也走上了正轨。随着工作的开展,病人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大。口腔科椅位也增加到12台,人员也增加到10多人。


alt

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巡回医疗


巡回医疗更加锻炼人,是令人难以忘却的宝贵经历。我曾参加巡回医疗队到巴音布鲁克草原开展巡回医疗。巴音布鲁克草原是我国第二大草原,是高山高寒的牧场。巡回医疗时,经受过暴风雪的考验,也经历过途中骑马出诊,跌跌撞撞去患者的蒙古包内由手电筒照射做阑尾切除术。为了支持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徐君伍、王蕙芸两位教授的科研工作。我在草地上,在一个一个蒙古包,为一百多位成年蒙古族同胞制取印模,所有的石膏模型都无偿地提供给了两位教授。

踏实勤劳的工作,取得了看的见的成绩,得到了巴州各族人民群众的认可,虽然我离开巴州已经多年,当在街上仍然有一些老人认识我,亲切的叫我“熊医生”。同时,也得到巴州医院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我这个出身于旧社会剥削阶级家庭的人(文革后我的家庭出身纠正为小手工业者),在求学期间连入团都不可能的人,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更可喜的是,在文革期间,由于自治区口腔专业的领导人和当时自治区领导人汪峰的特殊关系,在乌市八楼召开了自治区医学会第二届口腔学术会议,我作为巴州代表当选为自治区口腔学会的常务委员。在巴州医学分会,我亦当选为常务理事。工作期间还为当时的自治区口腔学会主任陈殿廉主任翻译出版PhilipLmccarthy  Geraldshklar主编的“口腔黏膜病学”,还撰写了颌面部骨折、腮腺肿瘤方面的论文多篇,多次参加了全国、西北地区及自治区的口腔专业学术会议。

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诱惑太多,我也曾为了父母的希望意愿,一度迷惘过。在巴州工作达到我人生的顶峰时,1990年10月我调回到老家湖北沙市工作六年,但好像新疆人民给我的归属感比家乡人民更强烈,我好像天然的属于新疆。我在思考和检视我的初心,为边疆各族人民服务的初心依然是那么的清新,那么坚决!那坚定的初心,让我再次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我义无反顾地坚定自己的追求,抵达自己的初衷—到新疆去。为新疆各族人民去服务,就像一首诗中所言“从前所有的甜言与哀怨,所有的勇敢与脆弱,所有的跋涉与歇息,原来都是为了向着初来的自己进发”。

1996年10月,我带着93年在湖北晋升为主任医师的头衔,调回到我朝思暮想的新疆。这次我走的更远,我欣喜若狂的来到了喀什成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成为我国西部边陲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员,开始了我又一个二十年的新征程。

在离开湖北沙市时,沙市四院的不少同道对我说“你都55岁了,还调啥子呀”“都老了,到新疆养老吧!”我可压根没有这样的想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守得初心方见日月,我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还没有服务够!我热爱新疆的一草一木,热爱淳朴勤劳的新疆各族人民!我还要为喀什的口腔事业发展尽一份力!

记得我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上班的第二天就诊收治了一个颌骨骨折的病人,没有床,就在病房走到的地上铺上褥子当床,没有复位固定的器材,就找来不锈钢丝打洞、结扎,就这样及时地为这位病人做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就这样不讲条件,不计较待遇,迅速地开展了颌面外科的工作。可以说在很短地时间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收治了大量的病人,开展了包括颈淋巴结清扫术、上下颌骨切除术、颧骨、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腮腺肿瘤、颌下及颈部肿物切除术等各种难度的手术。很快地得到了院领导的认可和支持。也得到了全院各族医护人员的好评。1997年初任命我为耳鼻喉颌面外科主任,还兼管口腔科。逐步地把科室建成了拥有一层楼设床位三十张的科室,仍然开展一些耳鼻喉科的工作。并很快担任了喀什地区医学会常务理事及五官科学会的主任委员。


alt

熊振中医生与其培养的维吾尔族医生卡斯木、比力克孜合影


考虑到自己已接近退休年龄,培养当地的维吾尔族医生是我工作的重点。我毫无保留地在手术台上手把手地教,在查房中具体病例不厌其烦地进行分析指导。对他们的“三基”训练,严格要求。短短的四、五年时间,就训练出了一批能独挡一面独立工作、独立开展颌面外科常用手术的维吾尔族医师,现任的比丽克孜主任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我也因此得到了全院各族医护人员的认可和赞赏。医院单独成立30多张床位的病房,在全疆地州级医院中,是病床数最多(仅次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自治区人民医院),开展手术最多的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并且开展了整形外科的手术,是自治区的重点专科。


alt

熊振中医生在伽师县人民医院查房


2001年我将退休之时,医院考虑颌面外科初建,耳鼻喉科还有没有一个高级职称的医师,因此将我延聘,仍然担任科主任,直到2004年才逐步退出科室领导岗位。其后医院仍然返聘我继续在颌面外科病房、口腔科工作至今。我仍然坚持查房、手术、上专家门诊,指导年青医师的工作,看到年青一代各族医护人员的成长甚感欣慰。目前的口腔科发展到拥有31台椅位,30名医师,专业分工细致,属于南疆一流的口腔科。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也发展为编制床位1800张,职工3000多位,南疆一流的一所三甲医院。在我年屈七十时,我仍然受聘于英吉沙县人民医院、伽师县人民医院,每周固定时间去县医院会诊、手术,为这两所医院口腔科、颌面外科工作的开展,医护人员的培养倾注了我的心血,也博得了县医院领导、医护人员及各族患者的称赞!

光阴荏苒,时间飞逝。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已21年,这21年的工作是我人生中不忘为各族人民服务的初心,奋力向前的又一个顶峰。各级领导、各族群众也给了我很高的评价、很多荣誉。2001年、200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喀什地区地直工委“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我在担任眼、耳鼻喉、口腔颌面外科党支部书记时,又因支部出色的工作,我被授予“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称号。连续多年,我都是医院年终考核“优秀”。2016年,在新疆口腔医学会喀什分会成立时,被推举为喀什口腔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在我退休后,几乎每年春节院领导都上门慰问。


alt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颌面外科合影


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要牢记这个初心,牢记这个使命和宗旨。回忆自己在新疆工作的五十多年,正是我在人生的起点,所许下的梦想。给了我一生积极进取的状态,给了我不断成长的力量。这是与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宗旨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我把自己的一生融入到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融入到了党的事业中,才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我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是党的教育支持帮助而取得的。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各级领导的支持,没有边疆各族人民的养育,不可能有我熊振中的今天。一切成绩,一切荣誉都归于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

十九大刚结束,习近平同志引领我们进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一定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永远同新疆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我一定以百倍的精神,千倍的勇气,跟上这个新时代的步伐,为边疆的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再尽余力!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口腔科熊振中